(来源: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 2009-4-25)
2009年4月1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代理的一起家庭暴力案件在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双方联合主办的“从家庭暴力的实际危害看相关法律倡导及维权策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案件当事人孙红(化名)与丈夫结婚十年,其丈夫一直否认双方的婚姻关系和她的妻子身份,在父母家人面前始终声称自己单身;经常无故贬低、辱骂、威胁,用语不堪入耳;实行严格的经济控制,家中大小收支均由他一人掌握;限制与其他人来往;始终与她未发生真正的性关系等等。2008年9月,因再次遭到丈夫的殴打,孙红报警并提出离婚,并以遭受家庭暴力为由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2009年3月,孙红来中心寻求法律帮助,中心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目前,此案件正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理中。
研讨会参与者中,有参与妇女法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的相关立法和家庭暴力防治法专家建议稿研究、倡导工作的法律专家,也有对妇女维权公益诉讼和离婚诉讼富有实务经验的法官和律师。
针对此案的具体情况,研讨主要围绕两个议题:一、此案情节是否构成家庭暴力;二、结婚十年始终被迫未发生真正的性关系的行为是否有相关法律进行调整,能否构成同居权受到侵害。本案中最突出的情节——长期无故拒绝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侵害同居权,则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焦点。
除了当事人和援助律师充分取证并采取积极合理的诉讼策略之外,此案的审理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院和法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水平和态度。这又再次提醒了我们,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家庭暴力意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又非常必要的任务。而与此同时,对相关法律的完善和改革的倡导则具有战略的必要性,为推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最终出台,法律专家和民间组织们将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